海外文獻速報 |
添加日期:2014-10-29 08:24:50 點擊次數:次 |
20120102 板村正行,菊池政男,前田琢磨,等,低成本高品質快速半凝固漿料制備技術的開發。鑄造工學,2010,82(12):812-818
半凝固漿料的制備技術因存在制漿時間長、制漿裝置價格高、漿料質量的變化幅度小、固相率控制困難、漿料僅適用于糊狀凝固的合金材料等問題,至今尚未普及及應用?;诖?,開發了新型二軸電磁攪拌制漿技術以及可匹配制漿材料和固相率的漿料杯的設計技術。二軸電磁攪拌是將旋轉磁場(Rotating Magnetic Field,RMF)和垂直移動磁場(Traveling Magnetic Field,TMF)組合而成的電磁攪拌技術。其裝置由6片分別產生旋轉和垂直磁場的線圈和電源構成。電源為三相電源,將相位差為120°的U、V、W相和反相的-U、-V、-W相共6相分別接入相應的線圈。在RMF作用下,鋁液形成旋轉的洛倫茲力;在TMF作用下,內壁附近的金屬液產生向下的洛倫茲力。采用計算機模擬技術,計算了二軸電磁攪拌技術(RMF=TMF)在澆杯內的電磁分布并與實測結果進行了對比,二者的一致性良好。在施加于線圈的最大電流條件下,獲得了澆杯壁上的電磁力與金屬液的重力之比,為線圈的優化設計提供了設計條件。澆杯制漿的過程是:對澆杯施加電磁攪拌并澆入金屬液,經過一段時間后,金屬液和澆杯達到熱平衡溫度,該溫度位于固、液相線溫度之間,活的半固態漿料。為獲得合適的固相率,需要控制澆注溫度、澆杯的初始溫度以及進行澆杯的熱容量計算。優化了漿料澆杯的設計計算參數,引入y系數,即金屬液與澆杯之間的熱容量之比,并建立y值與熱平衡溫度或固相率之間的關系,以此來設計澆杯結構尺寸包括直徑、高度(高徑比設為2:1)、厚度,試驗驗證了不同壁厚下,不同澆注質量時,y值與固相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半固態漿料的制備試驗,比較了一軸攪拌和二軸攪拌方式制備的漿料,二軸方式獲得的初生a相比一軸方式的細小。介紹半固態壓鑄量產產品的案例。
20120103 楊榮顯,鄭金忠,消失模鑄造脫模劑的開發。鑄造工程學刊,2010,36(4):26-35 |
返回 |